宋律师,台州合同律师,现执业于***律师事务所,法律功底扎实,执业经验丰富,秉承着“专心、专注、专业”的理念,承办每一项法律事务、每一个案件。所办理的案件胜诉高,获得当事人的高度肯定。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恪守诚信、维护正义的信念,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。
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存在重大误解的,可以向法院申请变更合同或者撤销合同。选择申请变更合同的,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变更合同后,应该履行变更后的合同。在这中间造成一方当事人损失的,就要具体分析情况来赔偿损失了。
存在重大误解合同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:
1、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,继续履行的,可以继续履行。
2、合同当事人想撤销合同的,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。
3、合同当事人想变更合同的,可以向法院申请变更合同内容。
需要说明的是,合同被变更后,当事人应当履行变更后的合同。但因变更或解除合同致使一方遭受损失的,除依法可以免除责任的以外,对造成损失负有责任的一方应赔偿对方的损失。在实务中,双方就赔偿损失有异议的,也有三种方法来解决:
1、双方协商,自行解决。
2、申请仲裁。
3、向法院起诉。
这里着重介绍起诉的方法:
1、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
第一, 当事人之间有约定管辖的法院
起诉状正本一份,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;
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明其他证据。
对于存在重大误解的合同,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合同,也可以申请变更合同。变更合同后,双方按照变更后的合同履行。在实务中,变更合同中还容易滋生对方损失的问题,如果双方就赔偿损失达不成一致的,可以通过起诉解决。起诉的过程中有不懂的,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协助。
在买卖交易中,由于交易条件的错误认识,时常会达成重大误解合同,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。但是生活中,有些人其实不知道什么是重大误解合同,更不知道当签订重大误解合同后,要怎样做,才能保障自身权益。
在实践中,重大误解合同应该满足以下四大条件:
1、必须对合同主要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。
如果仅仅对合同的非主要条款发生误解,并且不影响合同的目的及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则不构成重大误解。
例如电脑买卖合同,价格就是其核心条款,若由于卖方对价格的错误认识,以远远低于市场价达成了交易的,就是对合同主要条款发生重大误解,这时,就构成了重大误解合同,是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。
2、误解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。
即误解人的误解与其意思表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。
在买卖交易时,当事人仅仅存在误解是不够的,还必须因误解做出了相应的行为。
例如店员将高档手机误认为低档货“贱卖”了,那么店家与购买者之间达成的手机买卖合同,就可以是重大误解合同。
3、误解是由误解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。
即误解人的错误认识不是源于对方当事人的遗错行为,而是由于自己的不谨慎。
在买卖交易中,对商品的错误认识,应该由于自己原因造成的,而不是交易的另一方。因为那种情况下,有个更好的词语,叫做欺诈。
例如购买者基于对电脑价格的误解,以数倍于市场价格的金额主动买下了电脑,那叫做误解,而店家对电脑价格进行了隐瞒、甚至诱导的,就是欺诈。尽管两者都可以撤销合同,但是性质和后果完全是不同的,这点需要注意。
4、误解是误解人的非故意行为。
在此不允许当事人以重大误解为借口,而实属于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为来撤销合同。
误解的本质,是意思表示不真实。说白了,那就不是自己本来的意愿,自己从来没有想过那样做。如果是故意或重大过失,导致签订买卖交易合同的,就不能构成重大误解合同。
生活中,要是因为重大误解而签订了买卖交易合同的,可以及时和对方协商撤销合同,各自返还相应的财产,有过错的人给予对方适当赔偿。但是若对方不同意或提出不合理要求的,建议最好尽快收集证据资料,找个专业合同法律师,到法院起诉,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。